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甘肃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重做试卷估分会更准 甘肃省招生办给考生建议
2007-6-9 来源:西部商报 【字体:小 大】
    昨日(8日)高考结束后,晚上考生就拿到了《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》。6月10日将要填报志愿,可怎样才能准确估分填好志愿,昨日甘肃省招办以及甘肃省一些资深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为考生准确估分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。 

    甘肃省招办建议考生,如果在估分时记不清高考时自己写的答案。必要时,可拿着学校发的《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》,按着考场上的解题思路重新做一遍试卷,使自己对主观题的把握更准确。对于文科考生来说,在估分时,不一定完全死抠标准答案,只要抓住得分点、关键词就能得分。 

    另外,为减少考生估分误差,考生应对考分作两次估测,在紧扣答案的情况下估计一个下限分数,在较为宽松的情形下估计一个上限分数,然后将两次结果加起来取平均值,结果可能会更客观。 

    语数外 

    语文:古文翻译要顾三点 

    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李生有:语文估分主要是对客观试题分数的拿捏,在古文翻译试题中,考生估分时要注意关键词(实虚词)、句式(固定句式)、句子的翻译,对照标准答案估分时,三点都要顾及。古诗词鉴赏,要考虑是否结合原诗做答,即是否以原诗句为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,若仅写观点而未引原诗或未结合原诗分析要扣去大部分的分,可能只得1至2分。 

    数学:应注意5方面的扣分 

    兰州一中高级教师崔兴旺:考生在估数学分时,应注意5个方面的扣分:1.解题答案正确,若缺少解题步骤,最高可能被扣去三分之一的分;2.出现另一种解法的,解答正确的可得满分,答案错误但思路、方法过程正确仍会酌情给分;3.立体几何题一般分理论表达与计算分别给分,一般是各半;4.概率题中个别数据有误会酌情给分5.开放型或猜想型题目,其猜想正确可得1分至2分。 

    英语:作文多出20词扣2分 

    兰州一中高级教师孟素萍:英语估分较难的是书面表达部分,评分时,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再给分。文章篇幅比规定词数少于或多于20词的,从总分中减去2分。 

    理综 

    化学:大题依考查难度估分 

    师大附中高级教师杨涵雄:化学每个大题只给一个总分值,而没有提供每小题的具体得分,较难准确估分,考生应在老师帮助下,对每小题分值进行合理分配,不要平均分配。该类题一般是依据难易程度、考查知识能力的重要性来给分。 

    生物:“踩点给分”初步估算 

    兰州一中高级教师乔世成:考生在清楚自己的解答后,要力争领悟每一道题的考查意图以及每一个得分点的给分、扣分依据,再与自己的解答进行对照,得出初步估分。高考评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“踩点给分”,即学生的解答接触到给分点的便可给分。 

    物理:估分应注重解题过程 

    兰州二中特级教师王国士:物理的选择、实验,按评分细则一般不会有大的偏差。关键是计算题评分采用的是“分步给分”的评分方式,所以就不会是“结果不对,满盘皆输”。更多的情况是,尽管结果不准确,但步骤合理准确,也可拿分,甚至拿大半的分数;而有时即使结果正确了,但由于步骤不全,只能得到部分的分数甚至不得分。所以要把眼光更多集中在解题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得一个结果上。 

    文综 

    政治:观点正确才能拿分 

    兰州一中高级教师王勤治:政治题不是答的内容越多越给分,而是要看是否将观点给出,才能拿分。所以,考生在估摸分析题的分时要把自己答题内容和标准答案做对比,自己的观点和标准答案相同时,就是对的。 

    地理:意思相近可得分 

    兰州一中高级教师陶少坚:地理问答题的评分标准虽然以参考答案为根据,却不是惟一的。一个答案点,只要它的意思与参考答案相似或接近,都可以得分。参考答案中没有的要点,但考生回答的合情合理,也可得分。 

    历史:与关键词沾边就得分 

    兰州二中高级教师孙秋霞:文综历史估分时,填空题的表述与出处不一致就会扣分。主观题估分应注意答案的要点是否全面。主观题结论的表达很难与标准答案完全一致,考生在估分时应注意在“踩点”估分的同时兼顾到“踩意”的分值,不一定要完全“死抠”标准答案,而是应注意自己所做的是否能与答案中的关键字、词“靠上边”,表达的意思是否比较接近标准答案,如果靠得较近就适当给分。另外,整洁的卷面也会有加分。 

    高考·填报志愿 

    填报志愿 四大事项要注意 

    考生在高考后准确对自己考试情况进行估分,是为了能够合理填报志愿。昨日,记者从省招办了解到,今年我省高考志愿填报从6月10日开始,填报志愿分两个阶段。省招办提醒考生要慎重填报志愿,须注意四大事项。 

    据了解,填报志愿第一阶段为6月10日至16日,填报提前批、第一批重点院校、第二批普通本科、第三批独立学院本科志愿,每批次可以填报一个第一志愿和三个并列第二志愿,第一志愿可填报四个专业,并列志愿可填报两个专业。第二阶段为6月28日至7月5日,填报专科、高职院校志愿。每个批次可填报一个第一志愿和五个并列志愿。第一志愿可填报五个专业,并列志愿可填报三个专业。 

    高考志愿的选择与填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,所以在填报志愿时省招办提醒考生注意四大事项。 

    1.志愿之间要有梯度 

    要选好每批第一志愿,但不能放弃二、三志愿,因为大学的录取率未全部达到百分之百,还存在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的录取可能性,加之从政策上规定不得拒收非第一志愿考生,所以考生不能轻易放弃。每批志愿不属同一水平,它们之间要有一个“梯度”,即从高到低。对于那些一志愿录取率多年达到或接近百分之百的院校,一般不应放在二、三志愿上,即便放在了二、三志愿上,也应尽量避开热门专业。 

    2.专业报考尽量多样化 

    专业多样化的实质是如何正确对待冷与热问题。地区、院校、专业之间存在冷与热是客观事实。专业之间冷与热差异很大,即使在同一所院校也是如此。冷与热是不稳定的,是相对的,有的专业报考时不热,分配时却很热,这就是常说的“冷”着进去,“热”着出来。 

    3.找准定位扬长避短 

    选择志愿从个人实际出发,扬长避短是十分必要的。相关科目不强的专业要避开,不然影响录取。在选报志愿的时候,不能存侥幸心理,千万不能明知不适宜选报的专业非要报,那样吃亏的只能是考生自己。几年来常有因不适宜选报的专业掌握不好而低就或落选的。 

    4.事先计划准确填报 

    填写志愿表是不可忽视的,一旦填写中出现失误,将会前功尽弃。首先,要认真阅读填报志愿的须知和说明;其次,要按事先草拟的志愿方案填写,不要边考虑边填写;第三,填写结果要认真核对,不要只凭脑子记。
 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